微信掃一掃
近日,膠州的張女士在某小學五年級群里,看到一條微信:此人稱因疫情延遲開學,需要給孩子交納模擬試卷、資料費、復印費共計200元錢。張女士便按照對方要求在群里發(fā)了200元紅包,備注上學生姓名,之后群里陸續(xù)有11名學生家長每人也都發(fā)了200元紅包,過了一會群里張老師說發(fā)消息的這個人是騙子冒充的,這時,張女士發(fā)現(xiàn)被騙了。
經(jīng)初步了解,犯罪嫌疑人通過掃描群二維碼加入老師家長群中,改成跟老師一樣的頭像和昵稱,以需要交納補習費或者資料費等名義讓家長交款,并發(fā)送收款二維碼。目前,已有多名學生家長被騙,遭受損失。
特別提醒:
在家長QQ群或微信群中,不要去分享給其他人群二維碼和名片,以免遇到不法分子利用二維碼進群后進行詐騙。遇到有老師要求繳納費用的通知,請廣大家長保持警惕,不要著急轉賬,應當先通過電話或短信等方式與老師本人進行核實,確實無誤后再繳費。
盤點針對家長們的四大騙術
“課程表”詐騙
詐騙方法:詐騙分子利用家長或學生的信息,發(fā)布各種帶有病毒的鏈接,幫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。
應對方法:看到來源不明短信內的鏈接一律不點。
▲圖源:桓臺縣公安局平安新城。
“學費減免”詐騙
詐騙方法:詐騙分子利用學費減免這個內容,吸引家長的關注,從而發(fā)布各種帶有病毒的鏈接,幫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。
應對方法:接到此類短信的家長應該及時聯(lián)系孩子班主任或學校負責人,確認信息的真實性,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。
▲圖源:桓臺縣公安局平安新城。
“核對家庭資料”詐騙
詐騙方法:詐騙分子冒充老師或者教育局工作人員,以核對學生信息資料為由,發(fā)布各種帶有病毒的鏈接,幫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。
應對方法:接到此類短信的家長應該及時聯(lián)系孩子班主任或學校負責人,確認信息的真實性,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。
▲圖源:桓臺縣公安局平安新城。
“致家長們的一封信”詐騙
詐騙方法:詐騙分子冒充老師,利用家長關心小孩的心理,向家長發(fā)送帶病毒鏈接的“致家長的一封信”,從而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。
應對方法:看到來源不明短信內的鏈接一律不點。
▲圖源:桓臺縣公安局平安新城。
防止上當受騙!
別忘了趕緊轉發(fā)到家長群,
互相提醒注意!
(來源 :觀海新聞客戶端、膠州警方在線,原標題“青島警方發(fā)布重要提醒!家長速看!已有不少人“中招””,青島熱搜網(wǎng)編輯整理)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20302371703號